惠州陶瓷业是壶关传统行业。从境内黄山、南阳护一带发现的古陶遗址推断,至少在商周时代就有了惠州陶瓷生产。黄山一带的楼峰山麓曾挖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碎片,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壶关制陶业就开始萌芽。1988 年,在清流村发掘出的一件陶翁,造型奇特、工艺细致、报初步考证为汉代中期所制,距今已有1700 多年。据《壶关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壶关陶业已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楼峰山一带的沙窟、牛盆、上下好牢及大小牛王岭与县城周边的骞堡、程村、清流、韩村及大小山南已形成壶关制陶业南北两个产业园。明代牛盆人韩敬德在景德镇官窑做把种师傅,被当地人尊为壶公。不仅牛盆村的惠州陶瓷制造业非常兴旺,许多牛盆村的工匠还到外地“行窑作货”,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清朝中期壶关陶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陶土资源丰富的楼峰山一带及县城周边,几乎 “村村有陶窑、户户有陶工”。牛盆村烧制的陶缸随着“晋商”、“潞商”的兴起,南跨长江,北达京冀,庞大的运缸车队成为商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民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境内惠州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日军侵占后,全县瓷窑全部停产。自此,牛盆陶业销声匿迹了大半个世纪。
1945年抗战胜利,在县民主政府扶持下,全县恢复了3座瓷窑,有机轮39盘,工人195人。1954年,惠州陶瓷业得到恢复,建起清流、方善、韩村3个瓷业生产合作社,有社员158人。1956年增加了东关壁瓷业社、宋家河瓷业社,同年底合并为清流、方善、宋家河三家瓷业社,有职工220人。主要生产缸、盆、碗等日用惠州陶瓷。1958年惠州陶瓷业调整过度,清流瓷业社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开始以手摇球磨机,土机轮生产细瓷产品,同时自制成功2台球磨机。1960 年清流瓷厂安装了燕汽机和直流发电机,修建了 4座粗瓷直烟窑,3座倒烟窑。1963 年清流瓷厂收归晋东南工业局管理,生产的细瓷黑釉烟缸实现出口。
上世纪70年代,清流建成隧道烧成窑和滚压成型生产线。方善瓷厂调整,由粗瓷产品转向生产贴花碗、酒具等细瓷产品。80年清流瓷厂接收倒闭的磷肥厂,改为民用车间,主要生产碗、碟、壶等日用惠州陶瓷。84年清流瓷厂进行技术改造,建成双头滚压成型线和滚地烤花窑,改造原料加工配套生产线,当年日用惠州陶瓷出口达到370万件。主要有八仙庆寿组合餐具,抛光九头清云茶具、凤尾酒具等十多个品种。88年清流瓷厂建成煤烧辊底烤花窑和小截面隧道窑,惠州陶瓷品种和产量实现大幅提高。90年代,清流瓷厂在日用惠州陶瓷销路不畅的情况下,增加了丰收鱼形酒具、清竹茶具等5种新产品,建成滚压成型链条烘干线和电烤花窑。成为山西省日用惠州陶瓷出口基地,长治市教大的惠州陶瓷生产企业,有工人1300余人,固定资产2000万元,惠州陶瓷专业大中专生及各类技术人员58名,工程师3名,工程师11名,工艺师 7名。日用惠州陶瓷产品有金钟茶具,凤尾酒具、丰收酒具、多头组合餐具、八仙组合益金钟杯碟.晋宝杯等等上百种产品。其中,双头金钟茶具 1987 年获省级奖项,系列杯碟获1990 年省级奖项奖,套杯、金钟杯、媒获轻工部银质奖。日用瓷产品中26种达到出口标准,远销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中东等30多个和地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惠州陶瓷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县境中西部地区利用当地比较丰富的陶土资源建立起了各种小型惠州陶瓷厂,生产各种缸、盆和建筑惠州陶瓷。城关惠州陶瓷厂、清流村办惠州陶瓷厂、杜家河紫砂惠州陶瓷厂以及程村、骞堡、南三家村的个体惠州陶瓷欧皇彩票企业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壶关的工业惠州陶瓷始于1969年清流瓷厂研制的惠州陶瓷扬声器和军工配套用无线电装置瓷(高频瓷)。90年代后,清流瓷厂研制成功汽车尾气净化器---蜂窝惠州陶瓷欧皇彩票载体,但未形成生产规模。
壶关的工艺惠州陶瓷以清流瓷厂在文革期间生产毛主席惠州陶瓷塑像和惠州陶瓷像章非常知名,80年代后生产的陈设盘和各种形状的花瓶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壶关县陶缸烧制业进入鼎盛时期,全县缸窑发展到200多座,产量高时陶缸生产量达到50万套,营销收入突破3000万元。县属国营清流瓷厂、方善厂瓷生产的惠州陶瓷日用品、工艺品、建筑惠州陶瓷、特种惠州陶瓷计有120多个品种,惠州陶瓷制造业一度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和工业经济的亮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作为原始制作、纯手工烧制的惠州陶瓷产品,由于受到市场、成本、技术、环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壶关制陶业开始步入低谷。国营清流瓷厂也由于体制落后,管理脱节,错失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未能逃脱倒闭的命运。此后三十年间壶关惠州陶瓷欧皇彩票业步入历史低谷,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憾事。
2006年,韩富红在黄山乡牛盆村组建了山西太行惠州陶瓷有限公司,成为自清流国营惠州陶瓷厂倒闭近三十年后我县建设的大型惠州陶瓷生产企业。2010年太行惠州陶瓷建成投产,完成投资9700万元,年生产容积1000公斤的大型陶缸30000余个,实现了壶关惠州陶瓷行业的复兴和跨越式发展。韩富红立足现代惠州陶瓷制造业的高起点,充分挖掘壶关传统惠州陶瓷工艺技术人才的同时,引进国内先进的惠州陶瓷生产设备和前沿技术,使太行惠州陶瓷的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为解决传统工艺烧制大型惠州陶瓷贮缸存在渗漏的技术瓶颈。公司团队艰苦攻关,通过调整原料配方、提高熔剂含量、优化颗粒级配、加大原料细度、延长陈腐时间、控制干燥条件等技术措施,使渗漏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研发出喷洒釉化剂代替传统上釉工艺的独特技术,实现了大型无渗漏惠州陶瓷贮缸的批量生产,填补了山西省生产大型惠州陶瓷贮缸的历史空白。
2011年“利用壶关当地原料生产大型无渗漏惠州陶瓷欧皇彩票贮缸的研究”课题,取得山西省科技成果证书,三项技术创新内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荣获长治市2012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公司注册商标为“金太行”,2012年获得山西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2016年被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山西省知名商标,2017年被山西省科技厅评定为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2018年被评为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2021年注册商标“太行陶”。2022年先后被评为文明单位、文化产业基地。
壶关陶土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好开采、运输便捷。原壶关县清流惠州陶瓷厂,曾是区域知名惠州陶瓷企业,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惠州陶瓷,产品曾经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和地区。随着社会发展,由于市场和其他原因,壶关惠州陶瓷业逐步没落。太行惠州陶瓷有限公司成立后,延请壶关县龙泉镇骞堡村把总(陶艺制作技术)传承人,不断科研攻关,开发了具有壶关本地特色的系列陶器,无渗漏大型容量惠州酒缸不论外观、质量、产量都在不断提升。公司保护无渗漏大型容量惠州陶瓷贮缸制作技术,将各惠州陶瓷制作工艺传承发展,保护了地方惠州陶瓷欧皇彩票团队,避免了人才流失。2012年获得山西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2018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政发【2018】20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行惠州陶瓷生产的大型陶缸,外形端庄,声音清脆,具有高密度、抗腐蚀、稳定性高、莹润光滑等特点。缸体既有良好的气密性,又不会发生液体渗漏,被形象地称为“会呼吸”的惠州陶瓷惠州酒缸欧皇彩票。气孔率大有利于有益菌群的繁殖,可使陶土的天然有益成分得到充分吸收;不上釉的特性促进了酒液、醋液与缸体原料的亲密接触,加快了酒液、醋液的陈化和醇化。产品质量稳定,市场认知度高,与国内同类产品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太行陶艺是中国陶艺文化苑中的一支奇葩,尤以上党区的八义彩陶和曾经的清流工艺惠州陶瓷为翘楚。尽管太行惠州陶瓷生产的大型陶缸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位居翘楚,但单一的产品结构以及该产品狭窄的市场空间,是太行惠州陶瓷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先天不足。挖掘丰厚太行惠州陶瓷文化遗产,吸收融合当今世界惠州陶瓷工艺的前沿技术,开发生产具有太行地域特色的陶艺文化产品,已成为太行惠州陶瓷成长壮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一个以振兴“太行陶---壶关造”为蓝本,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初具雏形。随着“长治.壶关‘太行陶‘国际艺术节”的连年举办,太行惠州陶瓷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快速发展的春天。